導讀:不管在哪個商業文明時代,持續獲利的方法,都是建立護城河,把時代降臨的“紅利”,守護為豐厚的“利潤”。現在看來,沒有一個時代,比今天更強調塑料可回收性設計的重要性。
【塑料機械網 編輯視角】塑料,本身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很低,對環境造成污染的是人,是人們的生活習慣對環境造成了污染,是人們的不負責造成了環境污染,是人們的投機取巧造成了環境污染。
人是主體,塑料只是背鍋而已。生活中,我們離不開各種各樣的塑料瓶,很多塑料瓶在我們手上短暫停留后就會被送到回收站,那么你知道空的塑料瓶后都去哪了嗎?
沒有任何時代,比今天更重視可回收性
大家可能還不知道,塑料污染問題能否有效解決很大程度取決于塑料制品的設計是否易于回收和再生加工。國內的塑料產業鏈里,至今還沒有可回收性設計標準,產業鏈的上游混亂不規范,傳導給產業鏈下游,就造成了回收行業的大量問題。
對標,美國塑料回收協會(APR)和歐洲塑料回收協會(PRE)已分別與2009年和2017年開發出了適合各自回收系統的塑料回收設計指南,而中國至今還處于空白。
我們希望塑料產業鏈上游的品牌商,生產商以及包裝企業,都能夠參與到塑料可回收性設計這個項目里來,共同推動中國“塑料可回收設計規范”這一標準的出臺,讓我們整個塑料產業鏈條逐漸成為一體,更有利于國內企業的健康發展。
塑料回收的真相
什么塑料可以被回收,回收多少次,多少能被二次回收,哪些真的被回收了, 一切關于塑料回收的真相都起始于那些一致的塑料回收標識。
這些標識比如礦泉水瓶底的轉圈箭頭和里面的數字經常被誤解為回收度,但事實并非如此。這些數字表示了樹脂的種類,而不是回收度。
塑料可回收標識
很多塑料包裝都是幾種塑料的混合物,讓難度更上一層樓。比如,PET瓶的商標紙、瓶蓋、瓶身的粘度范圍不統一不規范問題。大部分飲料瓶商標都是用PVC做的,在分揀過程中,由于PVC和PET的密度一樣,這就大大增加了分揀和處理的難度。
塑料的分揀系統很復雜,大部分塑料現實中都被焚化或者填埋。因為不同種類塑料的密度跨越范圍非常小,有很多種塑料的密度差不多,加上一共有超過50種塑料種類,這些都讓分揀和重新加工塑料變成了所有材料中難的一件事。
從原始的環保角度來看,所有的材料都值得被回收,但考慮到經濟因素,情況就變得復雜了。塑料價格和石油價格的變化是同步的。當市場蕭條時,塑料原材料變得很低后,回收塑料變得劃不來。
此外,很多塑料產品每次被重新加工時都會降解,這導致了回收塑料的價值越來越低。
塑料袋,泡沫塑料包裝和咖啡杯這些垃圾理論上可以被回收,分揀耗費的人力和資源與回收利用不成正比。
塑料問題逐漸變成了現象,歐盟委員會的Frans Timmermans 近對一次性塑料宣戰。他說:“一次性塑料制品只需要5秒鐘被生產,使用5分鐘,卻需要500年來降解。”
一想起我們這個時代的考古學殘骸是塑料袋,酸奶瓶和一次性杯子就讓人感到萬分沮喪。
我國每年回收那么多塑料瓶,都是怎么處理的?
環境問題已經不僅僅是我們中國的面臨的一個難題了,同時也是整個世界共同面臨的一個問題,所以這幾年,全國各地針對環境問題在不斷地出臺相關的治理措施。
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拾荒者會在垃圾桶附近翻找塑料瓶,等收集了一定數量之后再賣給商販,而回收的商販再把這些塑料瓶統一拉給回收廠。據統計,在我國,每年產生的塑料瓶高達360萬瓶。
有一些人可能會以為,這些回收的塑料就像其他垃圾一樣直接處理掉了,比如統一埋在地下,或者是燃燒。但是這兩種處理方式對環境的傷害是非常大的,塑料瓶屬于不可降解的材料。在地底下掩埋的話會破壞土地的結構,從而引起水質的污染,而水質和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息息相關的,自然是不會采取掩埋的方式,而燃燒就更不可能了,塑料的燃燒會產生很多有毒的化學物質,嚴重污染到空氣。
其實,針對這些塑料瓶,國家有一個比較機智的處理方式,就是對這些被廢棄的塑料瓶進行二次利用。
塑料瓶的制作材料對人類來說還是有很多用處的,比如可以用作我們平時衣物的制作材料。簡單來說,廢棄的塑料瓶經過處理之后,就可以重新制作成我們貼身的衣物。
塑料瓶所用的聚酯和紡織行業中所說的聚酯面料、滌綸面料均為同一種原料。塑料瓶經回收后約有80%會被用于紡織行業,行業內部稱其為再生纖維。
把塑料瓶變成再生的纖維,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在制備方面,這種綠色纖維目前有兩種主要的加工方法。一種是將回收瓶片等回收材料通過結晶干燥后螺桿熔融擠出、雙級高精度過濾技術等技術制備再生滌綸。
另一種是將回收后的廢舊衣服通過化學醇解,還原成單體分子級別,經過過濾去除雜質,然后再通過聚合制成PET切片,后紡成纖維。中國作為目前世界上大的化纖生產國,早已掌握了其中的關鍵技術,并不斷的進行技術創新。
解鈴還須系鈴人。我們這一代人要承擔起減少浪費的責任,從可回收性設計源頭找方案。塑料產業健康發展是一場馬拉松,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場馬拉松是在沒有明確標準的情況下完成比賽的。
不管在哪個商業文明時代,持續獲利的方法,都是建立護城河,把時代降臨的“紅利”,守護為豐厚的“利潤”。現在看來,沒有一個時代,比今天更強調塑料可回收性設計的重要性。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